唐诗三百首之《古意》


------正文内容展示,开始汲取新知识啦------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解】:

  1、古意:犹“拟古”。

  2、轻七尺:犹轻生甘死。

  3、解:擅长。

  【韵译】: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 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

  个个爱在疆场上逞能, 为取胜不把生命依恋。

  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 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

  陇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 不曾立过战功怎想回归?

  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 一向善弹琵琶又善歌舞。

  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 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评析】:

  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 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离别之情,征战 之苦,跃然纸上。语言含蓄顿挫,血脉豁然贯通,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李颀介绍:

  基本信息:李颀,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约690 年出生于东川(今四川省三台县),居住在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是唐代诗人。

  生平经历:开元二十三年(约735 年)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作往来。他年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发奋读书。

  诗歌风格:其诗各体兼备,且每体的创作成就都较为突出。他的七言歌行对后世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其边塞诗最为出名,包涵了极为丰厚的内容,涉及边塞战争、边地环境、军人的勇武、军旅生活的凄楚、久戍不归的痛苦、军中的腐败等常见主题。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古意》创作背景:

  关于《古意》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无明确的历史记载,但从李颀的经历和其诗歌整体风格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基于他对唐代边塞战争以及边疆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创作而成。当时唐朝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投身军旅,远离家乡和亲人。李颀通过对边疆健儿的形象刻画以及他们的情感表达,反映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离别之苦和心灵的冲击,也可能隐含着对战争的反思。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风光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唐诗三百首之《古意》】

------本文内容已结束,喜欢请分享------

感谢您的访问,Ctrl+D收藏本站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禁止发送无意义的字符)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